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语文组 >> 正文
文本细读之于语文高效课堂
15-04-17 14:51:20   来源:    点击:
分享到:   
[摘要]
    在教学活动中,文本细读、挖掘文本价值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甚至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于文本的把握往往由于传统思维的禁锢,往往对文本进行粗疏、甚至是谬误的解读,致使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对于文本理解不到位,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索然,收获寥寥,教师也在讲课中体验不到文本本身的魅力。
    本文试图粗浅地对文本细读的方法加以介绍,并初步探索文本细读对于高效课堂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本细读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能够极大程度地完成教学目标,最终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上最大范围地有所拓展,在学习能力上最大程度地有所提高的课堂。高效课堂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终生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仔细研读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解读,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追求高效课堂的前提。
   可是,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当前语文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在相当一部分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活动严重脱离文本,语文教材的使用效率偏低,不能够真正地深入到文本中去,我们把文本分解了,我们把文本杀死了,活生生的文本让我们肢解为毫无生气毫无吸引力的僵死的硬邦邦的知识,文学文本理应带给学生的文学本身所独有的“美”无法在课堂上呈现,使得我们的教学,不光学生不爱听,不爱参与,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感觉文本没有任何新意可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乐趣大减,或者说荡然无存,高效课堂更是无从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思考我们的备课方法,提高我们们的备课质量,采用文本细读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深入研读文本的方法,从而为高效课堂奠基。
   那么,文本细读方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一、文本细读简介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
   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
   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认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决不可能解决对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他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
   这里我无意去复述文本细读法的历史和其理论分析,重要的是重视文本细读法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对于高效课堂的积极促进作用。这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文本细读的定义可以粗略地做如下表述:
   所谓的“文本细读”,就是在教师的唤醒和引导下,从字、词、句等语言材料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语义、语气、句式、修辞等因素,深入品味言语的丰富表现力,从不同层面体悟其蕴含的情味、意味、理味、趣味和韵味。
   二、文本细读法的操作
   文本细读法的操作层面,学术界出现了一些文本解读的高手。但就对中学语文界从文本解读方面影响最大的人物来说,当然莫过于孙绍振教授了。
   孙教授在自己的具体解读实践中,为我们指明了文本细读的方向,明确了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他有创建性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还原(与现象学的还原不尽相同)和比较(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历史比较与逻辑比较)”的方法,作为文本细读法的两种具体实现形式。
现根据自己浅陋的理解,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概括。
   1.还原法:
   由于受到传统机械反映论的影响,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常常满足于客观对象和艺术形象之间的统一性。其实,这样并没有什么文本分析,所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如果拘泥于统一性,就谈不上矛盾,不可能深入到作品内在的奥秘中。粗浅地说,还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找到了矛盾之所在。这是因为,从文学创作来说,现实与艺术是有矛盾、有差异的,不是统一、等同的,如果统一等同了,就没有艺术可言,艺术就成了对于现实的照抄,作家就没有创造的功劳了。其次,从艺术本身来说,不同形式的不同规范,同一形式的不同风格创造,都是以差异为特点的,即是以矛盾分析为基础,而不是从统一性中所能获得的。
   孙教授以贺知章《咏柳》为例,第一、二句的矛盾:柳树本不是碧玉,但就要说它是玉,柳叶不是丝的,却偏偏要说它是。这里当然有柳树的特征,但更主要的是诗人的情感特征——用珍贵的物品来寄托珍贵的感情。后面两句,把春风和剪刀联系起来,剪裁在古代属于女红,和妇女相关。这样联想,前面的碧玉“妆”成,就有了着落了。
   2.比较法:
    比较法有两种:
   (1)同类比较:因为通常的解读是孤立地、单独地分析作品,作品深刻的内涵很难充分显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品解读,应该是成系列的,将同格类题材风不同的作品放在一处解读为上,这就叫做同类比较。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同样是没有直接抒发社会政治情绪,而是着重书写个人情怀,又都有一种对于异性的吸引力的拒斥,但又抑制不住潜在的“骚动”。
   (2)异类比较:同类比较要容易一些,异类比较较难。因为,同类比较,相似点是现成的,比较就相当容易。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要读出个性,读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如果作品之间缺乏可比性,须要相当高的抽象力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如《背影》和朱自清早期的一些作品,如《绿》之类,没有现实的可比角度,这就要提高抽象度,使其在更高的层次获得可比性。如两篇作品都抒情,但《背影》的最佳处在叙述,而《绿》则妙在排比和直接抒情。
    三、文本细读法对高效课堂的促进作用
    1.从语言文字入手,“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文中有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就表明了我们在阅读中所采取的的基本态度。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提高了,必然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比如在讲解鲁迅《拿来主义》时,学生经过细读就会发现,鲁迅在文中大量使用了一些独特的语言,如“发扬国光”“一点进步”“磕头贺喜”“吝啬”,其字面意思和鲁迅在文中实际表达的意思产生了矛盾,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反讽”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鲁迅先生对于当时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屈膝卖过的可耻行为的批判,并为“拿来主义”提出了客观依据,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一颗爱国之心。
    2.通过细读文本,培养学生质疑与追问的精神。
   很多学生在读课文时不能够很深入,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质疑的能力和追问的态度,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的文本中发现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想到过的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从而改变学生审视文本的态度,改变学生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如在讲解鲁迅先生《阿Q正传》时,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阿Q的真名实姓叫什么?为什么鲁迅先生叫他阿Q呢?”这是学生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由于粤教版教材是节选,所以很多学生没有读过全篇小说,不久有学生说小说的开篇曾经提过,然后我出示给同学们看了一下相关文字,学生们讨论得出——对于阿Q的姓名,鲁迅先生无法确定。这“无法确定”的背后蕴含了阿Q的地位低下,被人漠视,无依无靠的社会处境,也透出了社会的冷漠,受欺侮的地位决定了阿Q的悲剧命运,他的“精神胜利法”是他生活下去唯一的理由,这是一个小人物命运的悲哀,也是对那个社会的极度讽刺。
   3.通过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
   通过对于不同文本的对比阅读,比较出其中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如在讲解莫泊桑的《项链》时,我给同学提供另外一个文本——《灰姑娘》,让学生比较归纳它们的相同点。通过学生们比较研究,发现了这两个文本都有舞会,都有马车,都有舞会后逃跑,都有丢失物品,都在寻找丢失物品等情节,从而得出文本所共同的叙述模式。然后比较《项链》与《灰姑娘》不同的部分,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莫泊桑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从《项链》中更加体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苦难。
   4. 优选教材文本,通过文本细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每学期至少要完成两本教材的学习,每一本教材的篇目为19篇左右,逐篇讲解、篇篇俱教必然疲于完成教学进度,且无所侧重。怎么办?我的做法是,坚持“教学文本最优化”的观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优选处理。
   经典篇目独立出来详细讲,一篇课文用时一周亦不嫌其缓;次要篇目合并讲,一个单元两节课讲完也是常态;语文课上的不是进度,而是传播语文的味道,课堂上着重学生赏析、感知能力的培养,如一篇《春江花月夜》,曾以分组自由诵读结合谈阅读感受的方式足足读了三节课,学生仍意犹未尽,并激发起全班学生阅读优美古诗词的热潮。
   备课时下足功夫,仔细斟酌筛选,尽可能的优化所教授的教学文本,在有限的课堂上,把最富有文学韵味和精神营养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吧。
 
   总之,提高我们和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能够极大地改善语文教学脱离文本的局面,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加扎实而有效果,对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孙绍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9)
[2]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在文本解读

粤ICP备1300707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丽都中路 邮编:514021 (0753)2242529
MAIL:mzszxzzx@gd.meizhou.cn 2005-2015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版权所有